重逢完全變態的超級數字力財務課程心得

雖然在大一時上過會計課,也有驚無險的低空飛過及格,但考完期末考後就快快忘記還給老師了。在2011時深深感到自己財會的知識不足,就上網找到了林明樟MJ老師的一日公開班『你一定要會的12個職場必修數字管理能力』,當時老師的撲克牌教學就讓我印象深刻,之後也開始跟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這些財務報表培養感情。(要看 MJ 老師目前的公開班點這裡

可惜大概看懂財報以後就沒有繼續深入研究,工作上也不會天天用到報表,就停留在外行人看熱鬧的階段。在 MJ 老師的財會課程後,陸續接觸了專案管理人力資源組織管理敏捷式開發(Agile / Scrum)、教練引導等等知識,也嘗試應用在組織內部,非常幸運的夥伴人數也在這五年成長了兩倍,而如何讓組織擴大的同時也保持文化和效率也一直是我們的焦點。 閱讀全文〈重逢完全變態的超級數字力財務課程心得〉

螞蟻、好自在、情欲流動 – 新加坡敏捷年會參與心得 Agile Singapore Conference 2016

新加坡敏捷大會也到『守破離』中的『離』了,在年會中已經沒人談 Scrum 或 Agile Mindset,主要談的是團隊的協作和怎樣的技術能力才能快速產生價值。

團隊協作談的是運用引導薩提爾模式、與認知心理學,來增加團隊溝通的效率。技術面主要是 Microservice,其他 Technical Practice 如 Automation Test,Refactor 和 Continous Delivery 已經是老生常談。雖然聽了很多,但要實做還是難度很高,根據 Agile Fluency,需要3-24個月的時間,團隊的技術能力才會跟上市場需要的發佈節奏,人生苦短啊。

關鍵字:Microserivce, Event Bus, Anti-Fragile, Facilitation, Safety, Collaboration 閱讀全文〈螞蟻、好自在、情欲流動 – 新加坡敏捷年會參與心得 Agile Singapore Conference 2016〉

體驗新加坡使用者體驗大會 – UXSG Conference 2016 參與心得

20160907_142301我不懂為什麼國際性會議都要在九月辦,在八月底的 IAF 亞洲引導者大會後,緊接著是九月初亞洲區使用者體驗盛會 UXSG,馬上十月初又有新加坡敏捷大會 Agile Singapore Conference ,連心得都來不及寫

心裏想的是當初報那麼多是要搞死誰啊,但 IAF 難得在台灣舉辦,UXSG 兩年才一次,加上公司今年主推 UX 不去又不太對, Agile Singapore Conference 我以前都沒去過,參加會議又可以短時間內取得產業最新的資訊,那就把自己搞死去吧。 閱讀全文〈體驗新加坡使用者體驗大會 – UXSG Conference 2016 參與心得〉

誤入引導的小白兔 – 2016 IAF Asia Conference 亞洲區引導者年會參與心得

先說結論,如果是 ScrumMaster 或有志與引導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這個引導的饗宴。(錯過了沒關係,明年在韓國飛一下就到了 XD)

原因很簡單,沒有一個活動可以讓你在短短四天內,玩到那麼多破冰活動、看到那麼多引導技巧和工具、聽到那麼多引導的洞見、與跟那麼多資深引導者交流。
(簡單的說就是知道引導的高標在那裡啦)

不負責任的觀察

20160903_084351

  1. 與會者 80% 的背景都是企管顧問或企業外部講師,運用引導將他們的課程更有效或組織改造更順利
  2. 參與者台灣占20%,中國約30%,印度10%,新馬10%,日韓5%,其他25%
  3. 女性約 70%,男性約 30%
  4. 大部分的引導年資都是十年起跳
  5. 最有趣的觀察:學引導的外表看起來都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以上
  6. 有遇到大企業內專職的引導者,但大部分企業都還是外聘引導者

閱讀全文〈誤入引導的小白兔 – 2016 IAF Asia Conference 亞洲區引導者年會參與心得〉

再探深度匯談 – 在公司組織內舉辦引導課程

13882322_10154171839850751_4905876045348601431_n

自從2015年參加ICA的深度匯談後,就深深的被引導(Facilitation)的魔力吸引,也認為引導的確可以讓團隊的對話進入更深的層次,進而產生讓團隊產生改變的動力。

因為今年公司邀請 ICA 到新加坡進行一系列的引導三堂課程,從焦點討論法(Focused Conversation、ORID)開始、到團隊共創法(Consensus Workshop)、最後一堂是深度匯談(Dialogue),三堂課都帶給新加坡夥伴們不同的驚喜。(詳細ICA 課程列表由此進閱讀全文〈再探深度匯談 – 在公司組織內舉辦引導課程〉

敏捷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 組織演變的過程

545665-bananas-evolution-funny-homer-simpson-monkeys-the-simpsons

這兩年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導入 Agile 敏捷?』和『敏捷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嗎?』

『為什麼要導入敏捷?』

這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我們開始搞敏捷是因為當時看不到未來。

儘管很多夥伴都取得 PMP 證照,嘗試傳統專案管理的方式。但專案還是永遠趕不上進度,客戶不滿意我們的產出速度,更別提產品上線後一堆Bug,夥伴都操到累翻,主管最怕的事情就是收到離職信,整天都在救火。 閱讀全文〈敏捷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 組織演變的過程〉

【教練系列-從自我覺察到發揮影響力】薩提爾冰山模式課程探索心得

自從看了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後,就對書中提到的薩提爾理論感到很大的興趣。其中冰山理論是說我們看的到的行為只是冰山水面上的一角,是由更深層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所影響產生的,所以當我們想要改變行為時,需要去探索這些深層的元素,才有可能有長期的改變。

薩提爾講求的是用實證和體驗的方法,來從根本解決問題,非常對我這個現實務實派的胃口。上網查了一下,原來薩提爾生前還有經常性的來台灣辦工作坊,而他的嫡傳弟子 Maria Gomori 及 John Banmen 到兩三年前都還有在台灣開課,這兩年因為身體原因只有演講,真的是聞道太晚,錯過太多機會了。

去年市面上出版了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教練模式,專門談如何應用薩提爾模式到職場上,針對冰山理論,和如何在台灣的情境應用都解釋的非常詳細。後來有發現作者陳茂雄老師竟然有開班,就想說一定要親身體驗一下了。 閱讀全文〈【教練系列-從自我覺察到發揮影響力】薩提爾冰山模式課程探索心得〉

消失中的香格里拉【不丹】(5) – 必推景點虎穴寺

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 又稱 Tiger’s Nest)是不丹最著名的景點,相傳蓮花生大士(Guru Rinpoche)在騎著老虎,到這邊的洞穴中冥想修行而得名。

虎穴寺座落在約900公尺高的懸崖上,在帕羅(Paro)裏面,帕羅也是不丹唯一一座國際機場的所在地。通常都會安排最後一天才去虎穴寺,原因是爬完後就會累趴在床上,隔天起床剛剛好回家修養 XD。

20160507_083230
從山下出發處看懸崖上的虎穴寺

閱讀全文〈消失中的香格里拉【不丹】(5) – 必推景點虎穴寺〉

消失中的香格里拉【不丹】(4) – 路過的景點

不丹大多是參觀宗(Dzong)、寺廟(Lhakhang)和觀賞路上的景色。宗是喜馬拉雅地區特有的建築物,是宗教、政治、軍事合一的建築物。要特別注意在寺廟內都是不可以拍照攝影的。

第一天行程

下飛機後就直奔廷布 (Thimphu),廷布是不丹首都,約有十萬人(不丹全國約七十萬人)。

20160505_163015.jpg 閱讀全文〈消失中的香格里拉【不丹】(4) – 路過的景點〉

消失中的香格里拉【不丹】(3) – 和諧四友的故事

不丹逛的時候,在宗(Dzong)的壁畫除了佛像與佛教故事外,還常常看到一幅很特別的畫。畫上有四隻動物,分別是大象、猴子、兔子、和小鳥,一隻堆疊在另一隻上,站在一棵長滿果實的大樹下。

很好奇的問導遊是什麼意思,導遊說這是和諧四友Four Harmonious Animals,簡稱Four Friends),代表和諧、並肩合作、相互依靠、團隊和友情。故事的起因是因為這四個朋友互相的通力合作,讓大樹長大生出果實,然後一起分享。回家查了以後,看到前不丹皇后Ashi Dorji Wangmo Wangchuck對這個故事的解釋:

『雖然大象又巨大又強壯,還是需要敏捷的猴子才能摘下果實。但如果當初小鳥沒有吃下種子,讓種子跟著排泄到土壤中,就不會有樹的出現。而如果沒有兔子在土中挖洞,讓土壤通氣與保留水分,樹也不會長的又高又好。 閱讀全文〈消失中的香格里拉【不丹】(3) – 和諧四友的故事〉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