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都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這兩年來很多外商的研發部門紛紛搬到台灣,不止從美國搬過來,甚至從中國搬來的也不少。當然最可能的原因是大家覺得台灣工程師物美價廉素質高,但我覺得這現象只個最多五年的短期利多,如果沒有做一些根本的改變,長期來說并不樂觀。
標籤: 敏捷開發
別被酒店經紀打臉 – Scrum與敏捷組織的部門主管定位
酒店(又稱八大)行業跟軟體開發產業都是圍繞著人,所以八大也充分落實敏捷精神,例如敏捷價值第一條: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人家至少比我們軟體業早落實幾千年,慚愧啊慚愧。
除此之外,八大至少跟軟體開發有三個共同點:
最近在前端社團火紅流傳的模範設計網站,不管是吸睛度、使用性、訴求和 Call for Action 都是上上之作。勉強要挑毛病就是主打訴求(快速還債、公關、酒店)在 Google 沒排上前幾頁,把 SEO 搞定就真的無懈可擊。害我們團隊看到後深切檢討自己的徵才網站,怎麼可以那麼爛多地方要加強。
因為這個網站,讓我燃起色心實事求是的精神,想要對這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結果網絡上還不少經紀寫的有趣文章如:我被小姐擺道、酒店小姐要注意不要攝取過多的15種食物、介紹新的店家營業模式和特色。
我的研究結論是酒店經紀根本就是 Scrum 或敏捷開發中主管的楷模標桿啊。
HR都在幹什麼? – 淺談人力資源部門對導入敏捷的影響
你公司裡的HR在做些什麼呢?
是算薪水,排假,辦活動,徵才找人,績效考核,安排教育訓練,還是打造公司文化?
要想要導入敏捷開發,除了主管的支持,還要爭取HR站在同一戰線。HR在做什麼可會深深影響組織的敏捷程度和敏捷的導入方法啊。
Scrum Master 的外功 – 如何引導團隊活動
在 Certified Scrum Master 課程中學習的是Scrum 的理念和架構,但在如何做一個好的Scrum Master著墨不多。Yves覺得如果要套入傳統企業中,比較相近的角色是引導者。
在台灣對引導者(facilitator)這名詞比較陌生,在國外是一個行之有年的角色,主要是從一個第三者的觀點,從旁協助(用引導或促成的方式)讓事情發生。引導者本身并沒有控制的權限或甚至對討論主題的專業,他運用引導的技巧讓大家共同找出答案并朝目標前進。很多公司在開會,特別是年度會議時,會從外部找專業的引導師,幫助公司回顧和找出營運的方向。
有啤酒喝的Agile Brewery – 活動心得
6/30/2015 參加了Agile Brewery,活動是由 TomTom 和 Rally 全額贊助,不但免費食物豐富還有啤酒供應,真是佛心來的。
今天主講是TomTom荷蘭來的資深技術副總,Han Schaminee,有超過40年專案管理經驗。
快推別說風涼話啦 – 如何量化個別開發人員和工程師的產能
之前有討論過如何衡量團隊的產出和價值,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如何衡量個別開發人員(包含Programmer,Tester 和 Designer)的產能。
情境一,假設你是督導建金字塔的其中一個拖拉隊的工頭,團隊裡面有三個如上圖,兩個很賣力在工作,另一個很反骨,整天都在吵為什麼輪子不用圓的之類的,吵歸吵,大夥每個月還是可以運20趟。你是工頭,每個月底加菜金的時候要怎麼分呢?
Scrum 懶人包 – 10分鐘讀懂 Scrum Agile 敏捷軟體開發專案入門(含中文英文名詞對照)
江湖上軟體開發有兩個大門派,第一個門派歷史跟軟體一樣久,心法是以流程為主軸,正式名稱瀑布式開發(Waterfall),最具代表的武功就是CMMI,幾年前台灣政府大力推動支持。另一個門派在1990年代異軍突起,心法是以人為主軸,正式名稱為敏捷式開發(Agile),最知名的武功是Scrum。
江湖上軟體開發(或專案管理)有兩個大門派,第一個門派歷史跟軟體一樣久,心法是以流程為主軸,正式名稱瀑布式開發(Waterfall),最具代表的武功就是 CMMI,幾年前台灣政府大力推動支持。另一個門派在1990年代異軍突起,心法是以人為主軸,正式名稱為敏捷式開發(Agile),最知名的武功是 Scrum,但在台灣則是這一兩年才開始熱門起來,近年因爲許多公司的敏捷轉型成功,業界也把敏捷式開發的概念延申到敏捷式管理中。(註:Scrum 的原始意思是橄欖球的爭球動作,在軟體界沒有翻譯成中文,都是直接叫 Scrum)
Scrum 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情(真的嗎?)- 閱讀心得
Scrum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情是一本介紹Scrum緣起的書,作者Jeff Sutherland是Scrum發起者之一。書中并沒有談Scrum的運行方法,主要是著墨在Scrum的歷史和背後的思維。適合想看Scrum故事,跟跑Scrum後想更了解歷史背景和理論的人,如果要看如何跑Scrum,看Scrum Guide或Scrum Primer都有很具體的說明。
往烏托邦前進 – 敏捷是理想主義還是保守主義?
敏捷開發到底是理想主義(激進主義)還是保守主義?
在往下看下去之前,先回答以下三個題目看看自己是理想主義(左派)還是保守主義(右派)吧?
- 你對人類知識的看法是:
- 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理性和知識,就能設計出完美的社會和系統,建構社會就如同蓋一棟房子一樣
- 理性和知識是有局限而且渺小的,我們只能慢慢摸索發展,建構社會就如同大樹一樣用長的
- 你對進步的看法是:
- 我們要靠大幅度的變動,脫離舊且亂的秩序,這樣最有可能把我們帶向進步
- 我們要靠小幅度的變動,在既有基礎上改善,這樣最有可能把我們帶向進步
- 你對自己遭遇到挫折與失敗的看法是:
- 我們要更多外在的支援,環境的影響比自己重要
- 我們要改善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影響比環境重要
Why am I still a developer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by James Grenning – 活動感想
(2014/9/17) Today I am very lucky to hear speech by James Grenning “Why am I still a developer?” during his transit in Singapore.
James is one of the first signatory of “Agile Manifesto” and inventor of Planning Poker (YES, THE Planning Poker we use now). He is doing agile and XP but not in Scrum alliance. Wrote book “Test-Driven Development for Embedded C” 閱讀全文〈Why am I still a developer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by James Grenning – 活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