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團隊是專案最關鍵的元素,不知道為什麼專案管理聖經PMBOK裡把這一篇放那麼後面。我猜是流程導向的思維,就是要把人的變異性降低最低,讓每個人都變成高可取代性,那人員重要性就不高了。就我自己的經驗,人員變異性低這點在軟體開發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所以要是我來排的話,絕對會把人力資源管理放第一順位來討論。
有關係就沒關係 Networking
連PMBOK裡也說建立關係很重要,如吃飯、聊天、聯絡感情,別在說只要專心工作就夠了。但絕對不是吃吃喝喝聊八卦,而是藉由對談,互相深入了解個性和價值觀,建立默契。
我看過績效強的團隊,向心力都很高,有默契,價值觀契合,所以團隊裡的私交都不錯。把工作跟生活分的清清楚楚的團隊,績效最多也就還過得去,跟績效強的團隊還有好一段差距。我個人的解讀是,工作跟生活分很開的人,應該是自己的價值觀跟組織差異太大。因為在工作上強迫自己戴上另一付面具,跟真正的自己差太遠,所以一下班就趕緊要切乾乾凈凈,要不然壓力太大受不了。
工作規則 Ground Rules or Working Agreements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概念。工作規則就是團隊中人人都要遵守的一趟規矩。
在Scrum和敏捷開發中也有相同的概念,就是工作協議(Working Agreements)。跟工作規則(Ground Rules)差別是工作協議是由團隊自行討論和決定的,也要靠團隊自覺去遵守。
同地合作 Co Location
讓團隊都在同一個地點工作,面對面的溝通也是最有效率的溝通。而必須遠距離協助的團隊成員,也要盡可能在專案初期就安排在同一地方工作一陣子,是見面三分情,這對之後的默契和協調都會很有幫助。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sses
No | 流程 | 說明 | 舉例 |
9.1 |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人資規劃 |
找出需要的角色和人資計劃 | 要多少人?要多久?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哪些態度、能力和知識(ASK:Attitude、Skill、Knowledge)? |
9.2 | Acquire Project Team
取得專案團隊 |
獲得所需的人力資源 | 公開徵才請人,私下打聽挖角,找其他團隊的人幫忙,找人力派遣(完全外包的算在採購管理裡),找志工 |
9.3 | Develop Project Team
提升專案團隊能力 |
增進團隊能力和互動 | 提供學習計劃,鼓勵反思,安排訓練,創造可以提升團隊凝聚力的機會。 |
9.4 | Manage Project Team
管理專案團隊 |
管理團隊,追蹤表現、提供回饋、解決問題、協調改變 | 一般情況下每個禮拜至少要一次進度會議和反思(Retrospective)。每天有個15分鐘內的站立會議。 |
常用工具
1. 組織架構和影響力分析
2. 教育訓練 Training
訓練的模式有很多種,講課只是其中一種,上機實作、分組討論、分享會都是蠻有效的做法。訓練的重點要放在如何驗收訓練成果,有些可以短期看出結果(如工具使用的熟練度),有些要靠長期觀察(如服務客戶技巧),但都要追蹤來判斷訓練是否有效,來作為之後訓練的參考。
3. 團隊凝聚活動 Team Building Activities
很多人以為這是做些團康活動,大家開開心心把妹就好了。但其實差很多,一個成功的團隊凝聚活動,要可以創造體驗、提出反思、進而改善工作上的方法和流程。
4. 觀察和交談 Observation and Conversation
很基本,但很難做好。觀察和交談的能力是需要鍛煉的,同時也是一個稱職的資深人員、管理人員和Scrum Master必備技能。
5. 視覺化專案進度 Visualization of project status
讓團隊一目了然現在專案的情況、遇到的困難、現狀和目標的差異。
6. 衝突管理 Conflict Management
利用TKI衝突模型來分類和管理衝突。台灣文化偏向鄉愿,認為衝突是不好的。往往只迴避衝突,但衝突應該是個互相了解和學習的好機會,可以善用衝突。另衝突指的是想法上的不同,不是肢體上的打架。
常見迷思
1. 我沒有權力,所以沒人聽我說的
尊重是自己贏來的,不是別人給的。實質影響力比職銜重要,而影響力的先決條件是信任,如何讓團隊信任我說的話跟提出來的建議。
2. 人和就是保持皇城內的和氣
人和不是鄉愿。鄉愿是避免衝突,而人和是鼓勵觀念的交流,讓大家思想觀念得到整合。還有衝突跟搞政治不同,衝突是對如何讓團隊好有不同想法,搞政治是如何讓自己更有利。
十分鐘活用專案管理系列
經由這個系列,在短短十分鐘等泡麵煮開的時間,輕鬆搞懂專案管理的概念和技巧,你會發現專案管理簡單、有趣、又可以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01 – 基礎入門 Projects Management Introduction
03 – 組織影響力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06 – 整合管理 Integration Management
11 – 人力資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2 – 溝通管理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14 – 採購管理 Procurement Management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