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Master的吃飯傢伙 – 引導出個夢幻團隊』- Agile Tour Taipei 2016 分享心得

15592330_1367580389943284_32988453_n

很榮幸被 Agile Tour Taipei 主辦單位邀請分享我們組織嘗試引導的經驗。雖然從三年前就開始土法煉鋼自己做引導,一年前也開始受 ICA 正規的引導訓練,並很幸運有機會在敏捷社群和引導的對談參與其中,照理說應該蠻多東西可以分享的。

但我真的不知道要分享什麼,因為引導是個非常廣大也非常形而上的主題,從會議的引導、日常生活習慣的引導、到引導式領導,每個主題都可以講個三天三夜。而且我希望參與者不是只是來聽聽,覺得引導好棒棒,而是可以有東西讓可以回去馬上實做應用。琢磨了好一陣子後,決定與其我來說引導如何好、如何有效,不如讓大家實際體驗一下被引導的感覺。

由被引導的經驗中來了解引導

這是很冒險的嘗試,第一時間只有 50 分鐘,時間內要從背景交代、破冰、腦力激蕩、分組討論、各組分享、到反思,其實非常緊迫。第二引導是非常吃觀察能力與經驗的一門藝術,引導者需要針對每個不同的團體設計不同的流程,我就算分享了我們公司的經驗,對其他組織也不一定適用。第三我算是個半桶水的引導者,如果引導的不好,破壞大家對引導的第一印象就罪過了。

主辦單位邀請時是約六月左右,還有六個月時間準備,反正我就先提供分享的主題『ScrumMaster 的吃飯傢伙 – 引導出個夢幻團隊』,然後這樣一拖再拖標準的學生症候群,直到十月參加 Agile Singapore Conference 2016 中聽到 Jutta Eckstein 的演講 The Secrets of Facilitating Retrospectives and other Meetings,其中提到有個專門研究群體動力學的機構 (HSD, Human System Dynamic Institute),他們整理了有很多可以用來理解團隊動態與引導的工具,其中有 CDE 模型(Container Difference Exchange Model )

簡單易懂又實用的 CDE 模型

花了一些時間看 HSD 的文章和 CDE 模型的資料後,發現 CDE 模型非常簡單而且實用,就決定拿他當作分享的主軸。然後利用引導的方式,讓參與者選擇一個他想應用引導的會議,分別針對改變 『Container 容器』、『Difference 差異度』、『Exchange 交流度』產生具體的做法。這樣不但可以提供一個簡單有效的團隊動態觀察工具給參與者,又可以讓參與者體驗被引導的感覺,更棒的是參與者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使用的工具方法,分享後還可以當作公司內訓教材,根本就是一魚多吃啊(自我感覺良好中XD)。

最後一個障礙就是 50 分鐘內要完成有點趕,模擬了幾次都會落在55 – 60 分鐘左右,但是再壓縮怕效果不佳,就學習 91 不向 Time Boxed 低頭的精神,反正我的分享後就是午餐時間,超時就超時吧。當天的進行還算順利,我的上一場是 Ruddy 老師的先讓英雄救貓咪,而 Ruddy 老師的課總是保持著幽默精彩加超時的風格,所以我這一場就超時的無所掛礙 XD。

對分享的過程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Chao-Kung Liu 的筆記分享IM2F1 重點整理Terry 的 Agile Tour Taipei 2016 心得

當天參與者的產出也已整理到如何使用 CDE 模型來讓會議更有效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如果之後還有機會分享這個主題,應該會抓 90 分鐘,多花點時間在 CDE 模型如何應用在日常會議上面和反思。

小小分享背後的眾多推手

這一年來受ICALarryFrieda 的眾多協助,讓我對引導從似懂非懂到初窺門徑,也解開了我許多疑惑和迷思。

Agile Tour Taipei 的前一天邀請了對引導有興趣的公司夥伴幫我彩排一下,也感謝夥伴提供的反饋做了一些調整,包含把內容由先講引導的優點,改成先體驗引導後再來談引導的優點。設計師夥伴 Kurt 也準備了簡單又美觀的問卷調查,由問卷中可以觀察到大家的會議時間占工作時間的20-30%是個高峰,而50%是另一個高峰,會議的價值也有改善空間。

大家提問的問題有:

  1. 要花多少投資才能真正引導?
  2. 如何更了解引導?
  3. 如何衡量引導能力與成熟度?
  4. 如何評估引導的效益?
  5. 要多中立才能做引導?

這次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視覺記錄師,我也沾了光藉由 Mina 的妙筆有了自己第一幅視覺記錄,帶回家準備裱起來。

dsc_0369

最後感謝 DavidAgile Tour Taipei 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分享,也藉由準備這次分享逼迫我對引導有更深入的研讀。最後不得不說這次的安排真的是太精彩了,三種不同形式的議程集中在一天辦完,特別是 Open Space 配啤酒實在是太搭了,再次感謝辛苦的志工們安排了一場有豐富交流的活動!

2017 Agile Tour Taipei 的志工熱烈召集中,有興趣的朋友快衝啊!

作者: 敏捷黑手阿一 Yves Lin

Trying being agile in the fun way. 喜歡并相信敏捷與正念,期許能帶入一些不同的思維,能讓華語圈不只軟體產業,都可以更高效幸福,開心自在。

在〈『ScrumMaster的吃飯傢伙 – 引導出個夢幻團隊』- Agile Tour Taipei 2016 分享心得〉中有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