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 Beyond Mind – 覺察之旅 – 讀書心得

在工作中逐漸提升和成長,這或許也是大部分的人都有機會經歷的商業道場之路。「道場覺之所為何,共頻知字贈有緣」,猜想正因為如此,一向低調的胡先生,才會發心分享這段「覺」之旅的親身經歷,期待這本書<覺 Beyond Mind>能對僕僕行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有緣人有所啟發和幫助,彼此鼓勵、互相打氣,願我們都能輕鬆自在。

閱讀完<覺 Beyond Mind>這本書,呆了半晌不知道如何下筆,這資訊量也太大了!

如果老朋友的定義是「相識的時間」大過於「不認識的時間」,那麼胡索先生與我就是不折不扣的老朋友了。從求學到創業、爾後成家、一直到超越意識的探索,二十多年來巨量的記憶隨著字裡行間的過往敘事不斷在腦中翻過,文字就像胡先生平常說話的語氣一般直白和生活化,淡然中帶有馬來西亞華人特有的南洋腔調和說法。就像是吃 Nasi Lemak(馬來西亞椰漿飯)一樣,一開始以為只有白飯,越嚼、椰子的味道越香濃。

書中提到人生過程中種種的選擇,不論大或小的決定,都累積成了現在、當下。1996年的冬天,因為胡先生搭乘的班機延遲,我倆才陰錯陽差的在加拿大認識。高中時期是網絡的初始發展,用著發出噠噠噠噠的撥接數據機上網,胡先生總是不斷的嘗試新的事情,從ICQ、Hotmail、Skype、MSN,發現新的軟體就呼朋引伴一起玩;他會走上科技創業之路,創辦加密通訊軟體 Letstalk 也就不令人意外了。現在更進一步創辦了氣機科技覺之能量等超越當代的產品,直達人心,開啟超越五感的體驗。

「創新、執行力強」,這是從以前到現在一起共事的夥伴們對胡先生的評價,在此也不諱言,「急性子、主觀意識強」也是常常聽到的評語,而這些在胡先生於2020年走上「覺」的探索之旅後,逐漸多了「溫暖」和「友善」的特質。

胡先生親身力行證明了「改變」,不代表要放棄過去,反而是正視過去的累積,讓點滴經驗成為養份,滋養自身的成長,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出身於公務員家庭,一向量入為出,從小對於錢的概念大致不脫離「無奸不商、為商必奸」、「金錢是萬惡之源」、「錢不重要」等等。因為與胡先生的緣分,方有機會踏上管理者和創業者的道路,也在一路上逐漸調整自身的信念,如「金錢是豐盛的展現」、「想要在那裏成功,就在那邊幫助人」、「買賣是能量的交換」等等。

個人不認同「商場如戰場」的比喻,因為戰場上是你死我活的爭鬥,而商業並不是。商業上的關鍵提問是: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獨特性、創造價值與交換價值?我們如何協調彼此的工作狀態、培養優質關係?我們如何關照顧客、照料員工、照拂股東、體恤夥伴,並且也照顧好自己?

在2014年開始接觸美國矽谷風行的「敏捷式管理(Agile)」之後,我更認同「商場如道場」這個比喻。商場是自我修煉和精進的道場,如同胡先生在書中所說的:「三等人才為錢與權工作,二等人才為興趣工作,一等人才則是為愛和為大家工作。」以及對於老闆的分類:「三等老闆只想當老闆,二等老闆只為錢當老闆,一等老闆則帶著大家一起成長」。

我從書中所稱的三等人——為錢工作開始我的職涯,在工作中逐漸提升和成長,這或許也是大部分的人都有機會經歷的商業道場之路。「道場覺之所為何,共頻知字贈有緣」,猜想正因為如此,一向低調的胡先生,才會發心分享這段「覺」之旅的親身經歷,期待這本書<覺 Beyond Mind>能對僕僕行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有緣人有所啟發和幫助,彼此鼓勵、互相打氣,願我們都能輕鬆自在。

輕輕鬆鬆回到在 – 覺察的三大法門:服務、參、臣服

身心靈的探索,我自己的體會是身體的健康、心情的開心、靈魂的愛,這三者的合一。而合一的前提,需要有意識的覺察身體、心情、靈魂的每個層次。

從小就聽説身心靈這個名詞,也有人稱爲覺醒或是修行,或是我更喜歡的説法是踏上找尋真理的旅途,而這些到底是什麽意思呢?也許可以用疫情期間最常聽到的關鍵提問來説明,也就是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

  • 我是誰?
  • 我從哪裏來?
  • 我要往哪裏去?

而這些本質性的提問的答案,除了經由書本或是前人的分享之外,也可以經由自身的體會來驗證,同時這是最需要科學精神的一環,拿自己來做實驗,產生自己的想法和體會,進而印證前人的説法。

從上帝留下的痕跡,來猜測上帝之手的模樣

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就用能量、頻率與振動來思考。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交流電發明者

上帝之手在自然界留下了大量螺旋的痕跡,大到各種星系黑洞,小到生命的拼圖 DNA,在生活中也可以觀察到許多螺旋的結構,比如颱風、龍捲風、貝殼、河流的漩渦、還有馬桶在沖水的時候。

從古印度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是由地、水、火、風、空五種元素。對照螺旋來看的話,距離螺旋中心越遠的震動頻率越慢,就像是土元素,固體的形態;距離螺旋中心越近的震動頻率越快,就像是風元素,氣體的形態。

而介於中間震動頻率的比起固體流動,比氣體固定,就像是水元素,液體的形態。至於火元素和空元素,火元素代表的是轉化的力量,空元素代表不可見的能量(也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請參考插上情緒的接頭,連上宇宙的資料庫 – 情緒覺察一文)。

相較印度把無形的空列為元素之一,中國五行的觀點,木、火、土、金、水,就都是有形的,所以凡事都必須要有用這個想法就反應在日常思維中,而把觀點拉高,有用與無用也是二元比較的概念。

超越二維,從全觀來看宇宙

一起出來玩的李伯彥老師把宇宙分成容易理解的三個層次,分別是物質層、能量層和信息層。物質層是看到聽到的現象,傳統的説法就是色相;能量層是現象背後的作動,傳統的説法是空相;而信息層是意圖,也就是起心動念。

如果對照回身心靈的觀點,物質層面的身體的頻率震動最慢,信息層面的靈魂的頻率震動最快,而能量層面的心情介於兩者之間,而這一切都是從奇點產生,也稱源頭 Source

身心靈的探索,我自己的體會是身體的健康、心情的開心、靈魂的愛,這三者的合一。而合一的前提,需要有意識的覺察身體、心情、靈魂的每個層次。

身體的感受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情緒就相對陌生,靈魂就是更上一層次了。提升覺察的層次,在身心靈界的用語是修行或揚升,也就是慢慢能夠覺察到情緒的能量,進一步能讓情緒流過,感受到情緒而不被情緒所影響,然後再提升往上一個層次的覺察,逐步覺察,也就是持續覺察 meta 之上的 meta,後設之上的後設 。

覺察的三大法門:服務、參、臣服

覺察説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如何練習呢,真原醫的作者楊定一博士以他自身的經驗,提供了提升覺察的三個日常練習方法:服務、參、臣服,協助有緣分的朋友,可以輕輕鬆鬆回到在、定在心。

「服務」真心協助他人發光

服務是在把自己照顧好的前提下,幫助別人發光,滿足他們内心的渴望

渴望與期待常常容易混在一起,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中把期待和渴望區分開來,滿足渴望不見得需要滿足期待,因爲期待的標的是物質界的現象,比如超跑、豪宅、美女、帥哥、有錢出名等等,而既然是物質界,就是會有變化的無常,自然期待落空只是時間問題。

渴望是能量界的現象,渴望是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擁有自由、活得有意義等抽象的感受,因爲宇宙的能量是無限的,只要我們有效地表達和應對,許多時候都可以滿足渴望。當和尚遇上鑽石中的種子法則提到,想要成功,就先幫助別人成功,這就是服務的具體展現。

「參」讓一切擁有無限可能

參是保持著沒有答案的好奇心,而這個好奇心針對的對象是「我」。舉例來説如果發現自己在生氣,可以問自己「是誰在生氣?」,答案自然是「我」。接下來問「我是誰?」,回答的出來的答案,都不是答案,因爲我是誰,是沒有答案的問題。

根據量子科學的研究,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參是保持自己在沒有答案的狀態,沒有定見,就能突破框架不受拘束。

「臣服」接納一切的發生

臣服是接納一切的發生,不論是好的、壞的、美的、醜的,因爲這些都只是人的觀點,從宇宙的觀點來看,一切都是剛剛好,凡存在必屬合理。練習的方法是持續的對一切說 Yes and..,接受一切。

然而接受一切,不代表自己沒有選擇,而是代表自己接受所有做出的選擇,從出生到現在的選擇,甚至從出生前到這一個時代、到這個環境、到這個地點、到這個家庭的選擇,還有接下來所有自己將做出的選擇。

不願意接受選擇也可以接受自己的不接受,全然的接受自己。

而我自己也很喜歡用零極限中提到的夏威夷療法荷歐波諾波諾 Hooponopono,也許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五句療愈話語: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我原諒自己」


最近開始參加楊定一博士 2022 年的共修,祝福有緣的朋友和自己,透過服務、參、臣服,在這個變動特別快速的黃金時期,穩住自己,讓自己輕輕鬆鬆的回到在。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