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探索自我工具 – 互動要素(Ingredients of an Interaction)

冰山模型比較偏向幫助對方從行為開始探索他的內心,而互動要素偏向反思自己再表達前的心路歷程。互動要素有點類似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但互動要素更深層的挖起這些反應機制形成的原因。

對於薩提爾模式,比較常聽說的是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而今年在新加坡上到 Jean McLendon 和 Hugh Gratz 所引導的薩提爾成長工作坊,反而對於冰山模型只是帶過,花比較多的時間在運用互動要素(Ingredients of an Interaction)。

我自己的看法是,冰山模型比較偏向幫助對方從行為開始探索他的內心,而互動要素偏向反思自己再表達前的心路歷程。互動要素有點類似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但互動要素更深層的挖起這些反應機制形成的原因。

先簡單介紹一下互動要素,在互動要素中一共有七個步奏

  1. 感知資料(Sensory Data)
    1. 聽到/看到/聞到/觸覺
  2. 意義(Meanings)
    1. 對你來說這些代表什麼意義
  3. 感受(Feelings)
    1. 你的感受是什麼
  4. 感受的感受(Feelings about Feelings)
    1. 對於這些感受你有什麼感受
  5. 防衛機制(Defenses)
    1. 之前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
  6. 表達習慣(Rules about Commenting)
    1. 之前都是怎麼表達
  7. 反應(Response)
    1. 你現在打算怎麼反應

活動的過程需要四個人,角色A、角色A的教練、角色B、角色B的教練。A 和 B 先決定他們要談論的事件和背景,然後 A 先開始說一句話。B 聽完之後,B的教練會詢問他需不需要協助,如果B回答需要,B的教練會按照這些步奏提問直到 B 覺得他可以反應了,B 會跟 A 回應一句話。然後換A聽完,他的教練問他需不需要協助,依此類推,這樣的模式會進行三個回合。

互動要素實戰舉例

舉個例子,我們拿工作上常見的場景,A 扮演資深工程師,B 是團隊中較資淺的工程師。

資深工程師 A:『我們要把資料轉移到新的伺服器上,我已經找到方法,照這方法你這個禮拜就可以做好了。』

資淺工程師 B 的教練問 B:『你需要協助嗎?』

資淺工程師 B 說:『好。』

1. 感知資料(Sensory Data)

B 和 B 的教練進入教練模式,第一步釐清 B 感知到的資料,這邊很重要的要可以被客觀驗證的事情,換句話說,只能是教練也感知到的才算。可以觀察的點有對話內容、用字、表情、語調。

B 的教練:『你剛剛看到或聽到什麼?』

B:『我聽到這禮拜又有東西要做了。』

B 的教練:『我了解這是你的感受,你剛剛聽到 A 說的是什麼呢?』

B:『他說我們要資料轉移,他已經找到方法了』

B 的教練:『你有看到些什麼呢?』

B:『我看到A洋洋得意。』

B 的教練:『你覺得A洋洋得意,那是看到他的哪些表情和動作。』

B:『我看到他的眉毛往上挑,然後手指著我。』

確認感知資訊都是客觀的,就可以往下一步意義進行。

2. 意義(Meanings)

B 的教練:『你剛剛聽到資料要移轉,A 找到方法了,你看到他的眉毛往上挑,手指着你。這些觀察對你有什麼意義嗎?』

B:『他又來了,之前都不談又丟東西過來,我事情都做不完了。』

3. 感受(Feelings)

B 的教練:『這讓你有什麼感覺?』

B:『我覺得很不好。』

B 的教練:『可以說說你的心情嗎?』

B:『我覺得很無力。』

確認當事者的說出心情,而不是價值判斷後,繼續往下走。

4. 感受的感受(Feelings about Feelings)

B 的教練:『你對現在的無力有什麼感受。』

B:『我感覺很熟悉,因為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請當事者說出對這感覺的感覺,有助於往下深探之前的體驗。

5. 防衛機制(Defenses)

B 的教練:『你之前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B:『反正我那麼菜,他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咯。』

B 的教練:『在你過去的經驗中,有沒有過從感覺無力回復對事情有掌控的情況?』

B:『讓我想一下。。。在大學的專案我和幾個同學合作,他們都丟給我做,有一天我受不了,就攤牌說這不是只是我的事情,最後大家分工把他做掉。』

B 的教練:『在這裡我看到你展現出來的勇氣。從你的觀點,有那些事情可以借鏡使用到目前情況?』

B:『我覺得講清楚我目前的工作量會有幫助。』

幫助當事者認知他過去應對的習慣,與從成功的經驗中,有那些資源或方法找出可以現在幫助他。

6. 表達習慣(Rules about Commenting)

B 的教練:『你認為要如何表達你的工作量會比較合適?』

B:『我覺得我是資淺的,講這個應該會被嗆,但我覺得不講又對不起自己。』

7. 反應(Response)

B 的教練:『有什麼方法可以客觀的顯示出你的工作量呢?』

B:『也許我可以把我現在手上有的東西都列出來,問問 A 的意見,請他排序。』

B 的教練:『還有什麼我可以協助的嗎?』

B:『我準備好了,我可以現在去回覆 A。』

然後 B 跟 A 說明他的工作量,請 A 排序。接下來換 A 回復,A 的教練從第一步開始。

慢速播放我們的思維

在這個例子中,有教練提問幫助我們,但即使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自問自答來了解自己。

當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A 和 B 的對話都是瞬間發生的事情,不太可能說讓我想個十分鐘再來回復。而互動要素主要是幫助我們反思,有點類似左手欄推論階梯的功用。而我覺得最大的差異是互動要素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過去的體驗,發現依照過去體驗產生的經驗法則,和從過去找出資源來幫助我們面對現狀。

圖片來源:
https://devpose.deviantart.com/art/Interaction-511082415

作者: 敏捷黑手阿一 Yves Lin

Trying being agile in the fun way. 喜歡并相信敏捷與正念,期許能帶入一些不同的思維,能讓華語圈不只軟體產業,都可以更高效幸福,開心自在。

在〈薩提爾探索自我工具 – 互動要素(Ingredients of an Interaction)〉中有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黑手阿一的實戰報告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