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薩提爾模式,比較常聽說的是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而今年在新加坡上到 Jean McLendon 和 Hugh Gratz 所引導的薩提爾成長工作坊,反而對於冰山模型只是帶過,花比較多的時間在運用互動要素(Ingredients of an Interaction)。
我自己的看法是,冰山模型比較偏向幫助對方從行為開始探索他的內心,而互動要素偏向反思自己再表達前的心路歷程。互動要素有點類似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但互動要素更深層的挖起這些反應機制形成的原因。
先簡單介紹一下互動要素,在互動要素中一共有七個步奏
- 感知資料(Sensory Data)
- 聽到/看到/聞到/觸覺
- 意義(Meanings)
- 對你來說這些代表什麼意義
- 感受(Feelings)
- 你的感受是什麼
- 感受的感受(Feelings about Feelings)
- 對於這些感受你有什麼感受
- 防衛機制(Defenses)
- 之前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
- 表達習慣(Rules about Commenting)
- 之前都是怎麼表達
- 反應(Response)
- 你現在打算怎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