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 Beyond Mind – 覺察之旅閱讀心得

在工作中逐漸提升和成長,這或許也是大部分的人都有機會經歷的商業道場之路。「道場覺之所為何,共頻知字贈有緣」,猜想正因為如此,一向低調的胡先生,才會發心分享這段「覺」之旅的親身經歷,期待這本書<覺 Beyond Mind>能對僕僕行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有緣人有所啟發和幫助,彼此鼓勵、互相打氣,願我們都能輕鬆自在。

閱讀完<覺 Beyond Mind>這本書,呆了半晌不知道如何下筆,這資訊量也太大了!

如果老朋友的定義是「相識的時間」大過於「不認識的時間」,那麼胡索先生與我就是不折不扣的老朋友了。從求學到創業、爾後成家、一直到超越意識的探索,二十多年來巨量的記憶隨著字裡行間的過往敘事不斷在腦中翻過,文字就像胡先生平常說話的語氣一般直白和生活化,淡然中帶有馬來西亞華人特有的南洋腔調和說法。就像是吃 Nasi Lemak(馬來西亞椰漿飯)一樣,一開始以為只有白飯,越嚼、椰子的味道越香濃。

書中提到人生過程中種種的選擇,不論大或小的決定,都累積成了現在、當下。1996年的冬天,因為胡先生搭乘的班機延遲,我倆才陰錯陽差的在加拿大認識。高中時期是網絡的初始發展,用著發出噠噠噠噠的撥接數據機上網,胡先生總是不斷的嘗試新的事情,從ICQ、Hotmail、Skype、MSN,發現新的軟體就呼朋引伴一起玩;他會走上科技創業之路,創辦加密通訊軟體 Letstalk 也就不令人意外了。現在更進一步創辦了氣機科技覺之能量等超越當代的產品,直達人心,開啟超越五感的體驗。

「創新、執行力強」,這是從以前到現在一起共事的夥伴們對胡先生的評價,在此也不諱言,「急性子、主觀意識強」也是常常聽到的評語,而這些在胡先生於2020年走上「覺」的探索之旅後,逐漸多了「溫暖」和「友善」的特質。

胡先生親身力行證明了「改變」,不代表要放棄過去,反而是正視過去的累積,讓點滴經驗成為養份,滋養自身的成長,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出身於公務員家庭,一向量入為出,從小對於錢的概念大致不脫離「無奸不商、為商必奸」、「金錢是萬惡之源」、「錢不重要」等等。因為與胡先生的緣分,方有機會踏上管理者和創業者的道路,也在一路上逐漸調整自身的信念,如「金錢是豐盛的展現」、「想要在那裏成功,就在那邊幫助人」、「買賣是能量的交換」等等。

個人不認同「商場如戰場」的比喻,因為戰場上是你死我活的爭鬥,而商業並不是。商業上的關鍵提問是: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獨特性、創造價值與交換價值?我們如何協調彼此的工作狀態、培養優質關係?我們如何關照顧客、照料員工、照拂股東、體恤夥伴,並且也照顧好自己?

在2014年開始接觸美國矽谷風行的「敏捷式管理(Agile)」之後,我更認同「商場如道場」這個比喻。商場是自我修煉和精進的道場,如同胡先生在書中所說的:「三等人才為錢與權工作,二等人才為興趣工作,一等人才則是為愛和為大家工作。」以及對於老闆的分類:「三等老闆只想當老闆,二等老闆只為錢當老闆,一等老闆則帶著大家一起成長」。

我從書中所稱的三等人——為錢工作開始我的職涯,在工作中逐漸提升和成長,這或許也是大部分的人都有機會經歷的商業道場之路。「道場覺之所為何,共頻知字贈有緣」,猜想正因為如此,一向低調的胡先生,才會發心分享這段「覺」之旅的親身經歷,期待這本書<覺 Beyond Mind>能對僕僕行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有緣人有所啟發和幫助,彼此鼓勵、互相打氣,願我們都能輕鬆自在。

善用引導技巧來克服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

五年前讀了克服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感覺書中的故事生動,說的道理也淺白易懂,但沒有頭緒如何去實踐。

最近因爲要準備團隊溝通相關的課程,因緣巧合之下五年後重新讀了這本書,發現了有效會議在團隊協作上的重要性,而有效的會議靠的是引導的技巧。

成爲有效團隊的五大障礙

第一個障礙:喪失信賴

使用深度匯談 (Dialogue) 中的技巧、善用 4F (Fact 事實、Feeling 感覺、Finding 發現、Future 未來) 的技巧幫助傾聽和同理、説話時運用焦點討論法 ORID讓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透明化。 閱讀全文〈善用引導技巧來克服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

Scrum 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情(真的嗎?)- 閱讀心得

BCB545_02

Scrum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情是一本介紹Scrum緣起的書,作者Jeff Sutherland是Scrum發起者之一。書中并沒有談Scrum的運行方法,主要是著墨在Scrum的歷史和背後的思維。適合想看Scrum故事,跟跑Scrum後想更了解歷史背景和理論的人,如果要看如何跑Scrum,看Scrum GuideScrum Primer都有很具體的說明。

閱讀全文〈Scrum 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情(真的嗎?)- 閱讀心得〉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