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這個是永遠討論不完的問題,而這觀點也會影響企業中的政策和規定。
與其空口討論,不如直接來做個實驗吧!
以下是在『原來你才是絆腳石:企業敏捷轉型失敗都是因為領導者,你做對了嗎?』一書中,可以用來探索『是否可以利用信任來減少成本』的實驗。
探索2: 信任是否可以減少成本?
背景:另一個過度官僚例子是複雜的差旅費用管控,這個管控是假設員工會企圖欺瞞公司,所以就規定只能住哪類型的旅館,只能吃多少錢的食物等等。
假設:差旅費用的申報耗人心神,也傳送出矛盾和另人不舒服的訊息:「雖然我們相信你可以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但我們也認為你可能會欺騙我們。」收到這種訊息令人灰心,而且這樣的流程比起可能節省的成本,花費了更多的金錢和時間來防弊。
實驗:在特定時間內如三個月,在幾個單位中嘗試更改差旅費用的限制,並制定如何處理明顯違規行為的規範以備不時之需。我們知道有一家公司只有短短三條關於差旅費用的原則,而且沒有其他的差旅價格的控制流程。
- 差旅的開銷需要在經濟上是合理的
- 只報銷符合政府法規和審計規定的花費
- 照顧好你自己
在這個例子中,完全由個人自行決定在差旅上要花費多少。提供新規定的教育訓練,並解釋以信任為基礎的新規定背後的原因和邏輯。把結果透明化,記錄並公佈每個人的差旅費用,這也可以達到同儕互相檢視的效果,比如是否在經濟上是合理的。
在開始新的規則前,先調查目前員工差旅費申辦的挫折度,可行的話,找些其他使用舊規則的單位當實驗中的控制組。實際的花費和員工的態度有多少差別呢?以信任為基礎的流程可以繼續或推廣嗎?
在『原來你才是絆腳石』一書中提供了23個針對策略面、架構面、流程面的不同探索,以供身為領導者的你參考如何在貴公司開始實踐敏捷轉型:
關於策略面的探索
探索1:我們需要標準化的評量方式嗎?
探索2: 信任是否可以減少成本?
探索3:我們是否能改變獎勵機制來讓合作更有效?
探索4:晉升由同儕決定是否更能幫助組織校準?
探索5:我們要如何擁有團隊的自治性,並同時支持組織整體的目標?
探索6:我們該如何利用既有的人際網絡?
探索7:除了關注短期利潤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
探索8:如果沒有獎金作為誘因,組織所期待的個人成長會發生嗎?
探索9:如果著重企業透明化會發生什麼事情?
探索10:我們能夠更具科學精神嗎?
探索11:我們真的能夠從失敗中學習嗎?
關於架構面的探索
探索12:跨功能是否真的有效?
探索13:反思會議能夠加強顧客關係嗎?
探索14:是否可以在董事會中加入執行長和另一位被選出的代表,並且不干擾董事會的運行?
探索15:我們應該更改法定架構嗎?
探索16:為了建立生產與後勤單位間的密切夥伴關係,所花的時間是否值得?
關於流程面的探索
探索17:群體反思是否能改善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索18:我們如何在董事會議中納入顧客的反饋?
探索19:顧客能從我們這學到什麼?他們對這個會有興趣嗎?
探索20:你的流程是否順暢?
探索21:績效評量是否反應出顧客導向這個價值觀?
探索22:團隊在規律的節奏中學習和反思,是否能提高顧客滿意度?
探索23:我們能組織轉型式學習嗎?
圖片來源:
在〈信任是否可以幫助降低企業成本?- 『原來你才是絆腳石』書摘〉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