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生命對談:愛、孤獨與死亡』對話參與心得

11705

第一次接觸薩提爾模式是在2014年看了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第3卷),書中提到四種求生存的應對姿態如何達到一致性(Congruent)。接下來在 2016 年有幸參加陳茂雄老師的【教練系列-從自我覺察到發揮影響力】,理解如何用冰山來更了解自己、察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薩提爾提供了很簡單易懂的模型,而精進要靠不斷的練習,我特別喜歡這種不是靠理論或流程,而是靠自己體驗成長的方式。

從 1986 年開始薩提爾與他的學生們瑪莉亞(Maria Gomori)和 John Banmen 都有在臺灣開工作坊,蠻扼腕的是今年(2016)就沒有了。雖然今年在臺灣沒有工作坊,但瑪莉亞在台北還是有一場座談會【生命對談:愛、孤獨與死亡】by 家族治療大師 Maria Gomori × 榮格分析師 呂旭亞,儘管我不喜歡座談會的形式,因為參加座談會我都會睡著,但想機會難得就參加了。 閱讀全文〈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生命對談:愛、孤獨與死亡』對話參與心得〉

財富是會遺傳的 – 階級世代讀後感

9789869211345

社會不止變成M型化,連M的兩端的流動性都逐漸降低。不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且貧富都會被世襲。在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把造成原因跟影響說的很清楚,對自己小孩的未來憂心的朋友可以細看,這邊只說說我自己的心得。

有錢真的有差

參加課外活動,可以訓練職場上的領導協作能力,要錢繳費。

在好的學區,有向上的同儕壓力,要錢搬家。

上好的大學,容易進入好公司,要錢付學費。

等好的工作機會,可以不急著工作,要錢過生活。

而以上,資料都顯示對收入有很大的關聯性。 閱讀全文〈財富是會遺傳的 – 階級世代讀後感〉

%d 位部落客按了讚: